7.吃馒头时,越吃越感觉甜,是因为( )
A. | 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 B. | 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 ||
C. | 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 D. | 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
6.需求量很小,但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
A. | 糖类 | B. | 蛋白质 | C. | 脂肪 | D. | 维生素 |
5.成语、民间谚语中包含丰富的生活学知识.从成因上看,下列成语所体现的动物行为与“望梅止渴”不同的是( )
A. | 鹦鹉学舌 | B. | 惊弓之鸟 | C. | 老马识途 | D. | 蜻蜓点水 |
4.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 |
B. |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地下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 |
C. |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 |
D. | 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 |
3.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2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唾液有关
(4)实验中为什么要放置在37℃的温水中?37℃是消化酶活性发挥的最佳温度
(5)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请加设4号试管,并在表格中完善所需条件.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振荡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振荡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不振荡 | 37℃;10分钟 | |
4 | 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0℃或100℃、10分钟 |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唾液有关
(4)实验中为什么要放置在37℃的温水中?37℃是消化酶活性发挥的最佳温度
(5)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请加设4号试管,并在表格中完善所需条件.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 |
B. | 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脂肪 | |
C. | 胃能蠕动,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 |
D. | 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
2.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 B. | 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 ||
C. |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 D.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
1.下列有关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0 107379 107387 107393 107397 107403 107405 107409 107415 107417 107423 107429 107433 107435 107439 107445 107447 107453 107457 107459 107463 107465 107469 107471 107473 107474 107475 107477 107478 107479 107481 107483 107487 107489 107493 107495 107499 107505 107507 107513 107517 107519 107523 107529 107535 107537 107543 107547 107549 107555 107559 107565 107573 150026
A. | 病毒和细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B. |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 ||
C. |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 D. | 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