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为 ( )
A.1只
B.2只
C.10只
D.11只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
点评:此题考查“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选用鼠妇的数量问题,熟记选用10只鼠妇做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文轩图书假期生活指导暑系列答案
新课程暑假作业本宁波出版社系列答案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系列答案
全能测控期末小状元系列答案
暑假作业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系列答案
大赢家期末真题卷系列答案
快乐假期暑假作业新蕾出版社系列答案
步步高练加测系列答案
汇练系列答案
快乐假期暑假作业新疆人民出版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头上两根感觉触,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哪类生物的主要特点:
A.节肢动物
B.昆虫
C.鱼类
D.鸟类
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
(1)青蛙 (2)蚯蚓 (3)黏虫 (4)田螺(5)蛇 (6)黄鼬 (7)鹰 (8)猫头鹰
A.(1)(2)(3)(4)
B.(5)(6)(7)(8)
C.(1)(3)(5)(7)
D.(2)(4)(6)(8)
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电视台在报道某地遭受自然灾害时,常有这样一段话:××地严重干旱,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角度看,这一事例表明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水
D.有机物
下列家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与适应飞行没有关系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胸骨上有龙骨突,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
D.直肠短,随时排便
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
A.三对足发达,运动能力强
B.有能飞行的翅
C.繁殖能力强
D.足和触角分节
去年济宁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C.阳光影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
(7)
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