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三元区质检)将下列结构与其相对应的主要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根             运输有机物、无机盐和水
      茎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鳃             物质交换.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思考解答.
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
   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适于血液与细胞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鱼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的根、茎、毛细血管和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三元区质检)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写出一点即可).
(2)水稻细胞和蟹的肌肉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写出一点即可).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5)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