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三元区质检)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设计这个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
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变浑浊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
气孔
气孔
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
光合
光合
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的有机物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根据探究呼吸作用的概念,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2)、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是活细胞,即使是无光也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但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时无光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实验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本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效果.
故答案为:
(1)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变浑浊;气孔;光合.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并能够同过实验现象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三元区质检)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1)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体表有外骨骼(或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等)
(写出一点即可).
(2)水稻细胞和蟹的肌肉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等)
(写出一点即可).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

(5)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