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北京四中的同学们普遍在校食堂用午餐,但是饭前洗手的必要性并没有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和洗手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用具:装有培养基的1号、2号和3号培养皿(均已高温灭菌)、放大镜。
提出问题: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一样吗?
(1)作出假设:_____。
制订计划并实施:
(2)打开1号培养皿,将未洗过的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5秒,这就是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_过程。在洗手后,打开2号培养皿,重复上述过程。3号培养皿不作处理。
(3)把3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的_____下培养,24小时后用放大镜观察菌落数目并记录。每个菌落是由一个大肠杆菌经过繁殖形成的,细菌进行_____生殖,繁殖速度快。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4)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起对照作用的培养皿是_____。
(5)在1号、2号培养皿的操作中,先采样后开盖的原因是_____。
(6)本实验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_____,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7)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同学们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是_____(填“细菌”或“真菌”)增殖的结果。后续培养中,同学们又发现1号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可能是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8)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
(9)通过这个实验,你给同学们的建议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