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考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专题:
分析:
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解答:
解:A、控制传染源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正确.
B、切断传播途径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B正确.
C、保护易感人群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C正确.
故选:D
点评: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如果缺乏某一环节或阻断三者的相互联系,流行过程就会被中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阶梯听力系列答案
英语听读空间系列答案
初中英语听力教程系列答案
英语同步练习册系列答案
青苹果同步评价手册系列答案
初中英语知识集锦系列答案
小学语文词语手册吉林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初中总复习中考精编系列答案
创新金卷毕业升学系列答案
创新课时训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2
馒头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3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1)上述实验中,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作用的是
号试管和
号试管.
(2)把试管放入37℃温水中的目的是
.
(3)10分后取出3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中的馒头全部变成蓝,
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部分变蓝,
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不变蓝.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
以及
的分泌都有关系.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与
有直接关系.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
增多,通过细胞生长使细胞
增大.
一粒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它由
、
、
、
四部分组成.
生活在水田,沟渠和湖沼中,常吸附在人和动物身上,吸食大量血液的环节动物是( )
A、水蛭
B、蛔虫
C、血吸虫
D、沙蚕
下列植物属于蕨类的是( )
A、卷柏
B、侧柏
C、红豆杉
D、葫芦藓
蜥蜴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的温度来自( )
A、太阳光照射的温度
B、亲体的温度
C、受精卵本身的温度
D、上述三种都不对
家兔的牙齿中用于磨碎食物的是( )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D、门齿和犬齿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实验“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