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李华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学习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后,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

温度

时间

加碘液后的现象 

A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10分钟

B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0℃

10分钟

C

馒头块+2mL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D

馒头碎屑+①

搅拌

37℃

10分钟

(1)为了证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_____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

(2)要想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组中的①处应该加入的物质是2ml_____

(3)A与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_____能影响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4)四支试管中加碘液后变蓝色的有_____(填数字序号)。

(5)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最终在_____(填场所)中被消化成_____而被人体吸收。

【答案】AC; 清水温度③④⑤小肠; 葡萄糖

【解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A、C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结果C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由于C号试管中为适量馒头块且不搅拌,食物和唾液不能充分混合,使其中的淀粉只能部分被消化。所以实验现象是部分变蓝。

(2)对照实验是除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变量是唾液,其它的条件相同,所以要想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组中的①处应该加入的物质是2ml清水。

(3)A与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结果A试管内滳加碘溶液变蓝色,B试管内滳加碘液不变蓝色,可以说明温度能影响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4)A试管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色,B试管内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滳加碘溶液变成蓝色,淀粉没有被消化;C试管唾液与淀粉未充分的混合,未被消化,滴加碘液蓝色;D试管内加的是清水,缺少消化酶,淀粉未被消化,滴加碘溶液变蓝色。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