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淀粉的消化做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回答:
试管 | 甲 | 乙 | 丙 | ||
实验 步骤 | 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馒头块 | ① ______ +馒头碎屑 | ||
搅拌,37℃水浴10分钟 | 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 搅拌,0℃水中10分钟 | |||
滴加② ______ | |||||
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
(1)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①处填____,②处填____,此时应选择____试管和____试管形成对照。
(2)根据甲试管的实验现象可知淀粉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就开始被消化。
(3)比较甲、乙两支试管的现象,建议日常饮食应该做到____。
(4)若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是否有消化作用”,则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
【答案】2毫升唾液 碘液 甲 丙 口腔 慢慢咀嚼并用舌头搅拌 缺乏对照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4)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第一组是甲与乙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第二组是甲与丙,变量是温度。
(1))若甲与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它们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应该完全一样,所以表中①是2毫升唾液。淀粉遇碘变蓝,所以②是碘液。
(2)甲试管有唾液,温度适宜,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
(3)由于甲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乙试管加入的是馒头块,并且不搅拌,淀粉不能充分消化,因此出现的实验现象是部分变蓝。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吃饭时候应该慢慢咀嚼并用舌头搅拌。
(4)若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是否有消化作用”,需再设置一组不加唾液加清水,即除唾液外与甲组其它条件相同的对照实验,因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