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做过“鹅颈瓶”实验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吧!他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以下材料是他对狂犬病进行研究的过程,请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巴斯德和助理们,冒着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然后注射到健康犬只的脑中,健康的犬只果然马上发病死亡,历经过数次的动物实验,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地从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他发现,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如果将脊髓研磨后将其和蒸馏水混合,注入健康的犬只甲体内,甲狗必死无疑;相反的,将干燥后脊髓和蒸馏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却都神奇的活了下来.巴斯德于是推断干燥后脊髓的病毒已经死了,至少已经非常微弱,因此他把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乙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乙狗,接触致命的病毒,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乙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了,巴斯德高兴的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生的神经组成.
(2)材料中指出“得狂犬病死亡的兔子年轻脊髓未经干燥时是致命的,但干燥后脊髓中的病毒已经死亡或者非常微弱了”,从病毒的生存方式来看,对此做出的合理解释是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
(3)甲狗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对照的作用.
(4)疫苗进入乙狗体内后,相当于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的特殊蛋白质,从而消除病原体,这是狗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
(5)现代医学实践表明:对于创伤深广严重者,除要按要求注射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才能有效防治狂犬病,以上防治措施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是一种抗体.
(6)为了进一步防治狂犬病,我市大力整治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的控制传染源.
分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4)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根据材料可知,甲狗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对照的作用.
(4)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疫苗进入乙狗体内后,相当于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的特殊蛋白质,从而消除病原体,这是狗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
(5)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6)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进一步防治狂犬病,我市大力整治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脑;
(2)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
(3)对照;
(4)抗原;淋巴;三;
(5)抗体;
(6)控制传染源.
点评 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A. | O型血 | B. | A型血 | C. | B型血 | D. | AB型血 |
A.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 |
B. |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 |
C. |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
D. |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 |
A. | 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 |
B. | 如图甲所示的操作中,每30次心脏挤压,需做2次人工呼吸 | |
C. | 乙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 |
D. | 某人a处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图乙所示的位置止血 |
注射剂 | 剂量 | 注射方法 | 检测方法 | |
甲 | ? | 每kg体重注射10mg |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 | 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
乙 |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
丙 |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B.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实验结果如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能(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较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A. |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 |
B. |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 |
C. |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听觉细胞)→大脑的听觉中枢 | |
D. |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