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_____。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_____。
(5)蚂蚁这种实验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_____,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_____行为的动物,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向其它蚂蚁发出信息,这种现象叫做_____。
【答案】蚂蚁喜欢甜食 糖 蚂蚁不喜欢甜食 蚂蚁喜欢甜食 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或蚂蚁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大;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外骨骼 社会 动物通讯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糖。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来做实验。
(5)蚂蚁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蚂蚁是营社群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式,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动物通讯是群体成员之间密切合作的前提,因此像蚂蚁这样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进行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这种现象叫做动物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