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在生物分类的各种单位中,含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 | 纲 | B. | 门 | C. | 科 | D. | 界 |
分析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在题干中,科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共同特征最多.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以下四组疾病中不全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 | 蛔虫病和小儿麻痹症 | B. | 破伤风和狂犬病 | ||
C. | 流行性感冒和肝炎 | D. | 肺结核和艾滋病 |
11.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 )
A. | 虹膜 | B. | 瞳孔 | C. | 晶状体 | D. | 巩膜 |
14.以下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 痢疾杆菌 | B. | 天花病毒 | C. | 乙肝患者 | D. | 蛔虫卵 |
11.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生长的情况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观察到幼苗不同生长时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请分析回答:
(一)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
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空气,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乙作为对照实验,此步骤的结论是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2)步骤②中实验设计有两处不足,请你写出合理的步骤:30粒菜豆种子应大小一致,且具有活的胚和30粒种子应平均分成三份,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二)下面是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请识图回答:
(1)图甲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1、2、3、4组成(填数字),其中4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就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和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图甲中1(填数字)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2)图乙中,[D]子叶和种皮不会发育成新植物体的一部分.
(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C.
(4)图丙中,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该过程即是图戊中的b过程(填写字母).
(5)图丁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7]保卫细胞控制的.
(一)实验步骤如下:
编号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式 | 不作处理 | 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 | 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干,将瓶口密封 |
实验结果 | 种子萌发 | 种子萌发 | 种子不萌发 |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
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空气,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乙作为对照实验,此步骤的结论是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2)步骤②中实验设计有两处不足,请你写出合理的步骤:30粒菜豆种子应大小一致,且具有活的胚和30粒种子应平均分成三份,再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二)下面是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请识图回答:
(1)图甲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1、2、3、4组成(填数字),其中4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就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和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图甲中1(填数字)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2)图乙中,[D]子叶和种皮不会发育成新植物体的一部分.
(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C.
(4)图丙中,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该过程即是图戊中的b过程(填写字母).
(5)图丁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7]保卫细胞控制的.
8.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
A. | 酵母菌 | B. | 白僵菌 | C. | 青霉菌 | D. | 苏云金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