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白色,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的是⑤,它是( )
A. 角膜 B. 虹膜 C. 巩膜 D. 睫状体
【2】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形成“暗室”的结构是( )
A. ④ B. ⑤ C. ⑥ D. ⑦
【3】图中④是( )
A. 角膜 B. 睫状体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4】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⑦→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请问⑦是( )
A. 晶状体 B. 视网膜 C. 睫状体 D. 脉络膜
【答案】
【1】C
【2】C
【3】A
【4】B
【解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图示中的①是虹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角膜、⑤是巩膜、⑥是脉络膜、⑦是视网膜。
【1】图中⑤巩膜白色,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2】⑥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
【3】图中④是角膜,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4】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即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⑦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所以⑦是视网膜。
【题目】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有高杆和矮杆之分,假设受一对基因控制,若用B、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表中水稻亲本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一代植株表现 | |
高杆 | 矮杆 | ||
甲 | 高杆×矮杆 | 453株 | 446株 |
乙 | 高杆×高杆 | 667株 | 226株 |
(1)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组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高杆与矮杆的显隐关系,其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试写出乙组亲代水稻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对水稻进行培育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__________(高杆/矮杆)的水稻,因为这种水稻不但抗倒伏,还有利于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更快更多地通过__________(导管/筛管)运至果实中,从而提高产量。
(4)请在下图坐标系内完善乙组杂交组合的子一代矮杆植株比例的柱状图。
__________
(5)将同一批水稻种子种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其平均株高比离水源较远的地方要高一些,这种变异__________(能/不能)遗传。
【题目】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启动_______免疫,产生专一性的_______来应对乙脑病毒的入侵。从传染病防治的措施来看,接种乙脑疫苗属于_______。
组别 | 注射物 | 血清稀释倍数 | |
A组 | 乙脑减毒活疫苗 | 原液 | 40 |
B组 | 103倍的稀释液 | 10 | |
C组 | 104倍的稀释液 | 10 | |
D组 | 105倍的稀释液 | <10 | |
E组 | 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 40 | |
F组 | 不做处理 | <10 |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上表,以此反映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该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__。由上表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______________,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_______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_______,结果如下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除产生抗体外其他的增强免疫能力的机制。实验中_______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由上述研究可知,注射_______乙脑疫苗更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但是减毒活疫苗仍具有一定的毒性,有潜在的致病风险,因此在感冒发热时________(可以/不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