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二:如图所示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公鸡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学会了绕道取食。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行为。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
(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能力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因素的影响。
(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后天学习 强 少 遗传 实验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以及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公鸡绕道取食行为。
(2)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能力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4)科学探究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所以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题目】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据此回答: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 甲 | 乙 | |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 ||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 43 | 72 | |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 5月25日——6月16日 | 0→6.2 | 0→31.0 |
6月17日——8月3日 | 6.2→10.2 | 31.0→72.9 |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这一变量不同引起的,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_______实验。
(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蚂蚁栖居的提高了______%。
(3)从幼苗生长的高度看,______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
(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______(填“有害”、“有利”或“没有影响”)。
(5)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______,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6)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B.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D.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