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的咀嚼、细细的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
(1)结合上述生活体验,你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吗?
(2)如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的处理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块
加入的液体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
水浴温度37℃
10分钟后取出,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①甲、乙作为对照,则试管乙中加入的液体A是2ml清水.
②处理馒头时,“用刀细细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
③滴加碘液后,试管甲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其遇碘不变蓝.
④由试管甲、乙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分析 通过分析图中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试管与乙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甲试管与丙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

解答 解:(1)该试验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吗?
(2)①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甲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所以A处应加入2ml清水.
②实验中用刀细细切碎馒头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
③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原因是甲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丙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④甲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结果甲不变蓝,乙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故答案为:(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吗?
(2)①2mL清水;
②牙齿的咀嚼;
③甲;麦芽糖(2分)
④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