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在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中,在液面上加适量食用油的目的是( )A. | 进行对比 | B. | 为了做标记 | C. | 防止水分蒸发 | D. | 为植物提供营养 |
分析 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由叶片失水的过程,水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散失到空气中,据此答题.
解答 解: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但容器中的水也可以由液态直接变成气态散失到空气中,所以在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中,在液面上加适量食用油的原因是在液面上形成一层膜防止水分的蒸发,可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选:C
点评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一般和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一起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 |
B. | 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
C. | 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了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 | |
D. |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
10.下列哪一现象与“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现象表现出同一生物特征.( )
A. | 母鸡孵卵 | B. | 蜻蜓点水 | C. | 望梅止渴 | D. | 人体排汗 |
7.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 |
B. | 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 |
C. | 人体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 |
D. | 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
11.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L,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L,这是因为( )
A.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B. | 肾小囊的透析作用 | ||
C.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D. | 肾单位的透析作用 |
8.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
A. | 原始大气 | B. | 岩层 | C. | 温泉 | D. | 原始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