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实验探究题:选取同一植株红薯的三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分别标号为A、B、C.其中A、B为绿叶(其中A叶子部分用铝箔遮光,B叶子放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无色密闭的玻璃瓶中且这种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C为白斑叶(叶子部分为绿色,部分为白色).
(1)在实验前,先要将这株红薯放在暗处一昼夜,这是为了使叶子内的有机物先耗尽.
(2)然后将这株红薯放在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这样会使叶绿素溶解,注意隔水加热,否则危险.
(3)清洗后,依次向这三片叶子滴加碘液.A叶子被铝箔遮住的部分不会(会、不会)变蓝,没有遮住的部分会(会、不会)变蓝.
(4)B叶子不会(会、不会)变蓝.
(5)C叶子绿色部分会(会、不会)变蓝,白色部分不会(会、不会)变蓝,这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将红薯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使叶子的淀粉完全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三片叶子放在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避免收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清洗后,依次向这三片叶滴加碘液,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可知:A叶片中被铝箔遮住的部分不会变蓝,没有被遮住的部分会变蓝.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而B叶子放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无色密闭的玻璃瓶中且这种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没有变蓝.
(5)C叶片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白色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蓝,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
(1)有机物;
(2)叶绿素;
(3)不会;会;
(4)不会;
(5)会;不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A. | 唾液腺 | B. | 胰腺 | C. | 汗腺 | D. | 肝脏 |
A. | 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
B. | 企鹅曾到使用DDT的地区活动 | |
C. | DDT随空气飘到南极上空,破坏了臭氧层 | |
D. | 科考人员将DDT带到了南极 |
A. | 整个宇宙空间 | |
B. | 太阳系和水圈 | |
C. | 大气圈和岩石圈 | |
D.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A. | 种子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 |
B. | 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
C. | 人和类人猿有亲缘关系 | |
D. | 海带和水绵的形态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