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7 | |
B. | 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8进入,引起中耳炎 | |
C. |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10造成损伤 | |
D. | 5和6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
分析 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图中1耳廓,2外耳道,4听小骨,5半规管,6前庭,7耳蜗,8咽鼓管,9鼓室,10鼓膜.
解答 解:A、听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错误;
B、8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鼓室,人会患中耳炎,B正确;
C、10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C正确;
D、5半规管和6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D正确.
故选:A.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耳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 )
A. | 生物的生存地点 | B. | 生物周围对其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 ||
C. | 光照及水分情况 | D. | 气候条件 |
1.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1)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有无唾液.
(2)甲中物质,10分钟后,滴加稀碘液会变蓝色的原因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
(3)乙中物质,10分钟后,滴加稀碘液不会变蓝色,试管内发生的变化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4)乙与丙也可以看作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5)根据乙和丙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等量、均匀搅拌) | 恒温(℃) | 10分钟后,滴稀碘液出现的现象 |
甲 | 淀粉、清水 | 37 | 变蓝 |
乙 | 淀粉、唾液 | 37 | 不变蓝 |
丙 | 淀粉、唾液 | 10 | 变蓝 |
(2)甲中物质,10分钟后,滴加稀碘液会变蓝色的原因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
(3)乙中物质,10分钟后,滴加稀碘液不会变蓝色,试管内发生的变化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4)乙与丙也可以看作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5)根据乙和丙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
15.糖类、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被彻底分解成能被小肠吸收的产物分别是( )
A. |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 B. | 麦芽糖、多肽、脂肪酸 | ||
C. | 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 D. | 葡萄糖、多肽、脂肪酸 |
16.比较表中各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完成表:
生物类群 | 主要特征 | 举例 | |
水中的生物 | (1)鱼类 | 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 鲫鱼、鲤鱼等 |
(2)软体动物 | 身体柔软,用鳃呼吸 | 乌贼、河蚌等 | |
(3)藻类植物 | 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水绵、海带等 | |
地面上的生物 | (4)种子植物 | 依靠种子繁殖 | 松树、桃树等 |
(5)哺乳动物 |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 家兔、蝙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