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随着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标志着两岸同胞即将进入“团圆”的新时代,随行的17棵珙桐树苗也在台北安家;同时大陆也接受了台湾同胞回赠的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ilulropoda mdlanoleuca Davi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
mdlanoleuca
mdlanoleuca
.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
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

(2)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
基因库
基因库
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
生物种类
多样性和
基因
基因
多样性的丧失.
(3)“团团”“圆圆”来自我国最大的熊猫繁殖基地
四川卧龙
四川卧龙
自然保护区.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双命名法、生物的分类及等级、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双名法又称二名法,是林奈提出的,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如:Ailulropoda mdlanoleuca Davi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mdlanoleuc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分析题意可知,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目比纲小,因此,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的亲缘关系最近.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大熊猫,建立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的大熊猫野外生存的能力降低,对人工繁育的大熊猫进行野生训练,使其适应自然环境是挽救濒危动物的有效措施.可采取以下方案:依据逐步适应的原则对大熊猫进行野生环境的训练,首先让它学会找到水源、食源,接着为其创造野生环境,在野生条件下学会找到水源、食源,从而学会野外生存能力.“团团”“圆圆”来自我国最大的熊猫繁殖基地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mdlanoleuca  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  (2)基因库  生物种类  基因
(3)四川卧龙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烟台)随着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标志着两岸同胞即将进入“团圆”的新时代,随行的17棵珙桐树苗也在台北安家;同时大陆也接受了台湾同胞回赠的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请回答:
(1)Ailulropoda mdlanoleuca Davi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
mdlanoleuca
mdlanoleuca
.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
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

(2)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
基因库
基因库
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
生物种类
多样性和
基因
基因
多样性的丧失.
(3)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珙桐与处于同等地位的桫椤相比,二者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
珙桐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而桫椤没有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珙桐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而桫椤没有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4)“团团”“圆圆”来自我国最大的熊猫繁殖基地
四川的卧龙
四川的卧龙
自然保护区.对人工繁育的大熊猫进行野生训练,使其适应自然环境是挽救濒危动物的有效措施.如果你是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请就熊猫的野生训练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依据逐步适应的原则对大熊猫进行野生环境的训练,首先让它学会找到水源、食源,接着为其创造野生环境,在野生条件下学会找到水源、食源,从而学会野外生存能力.
依据逐步适应的原则对大熊猫进行野生环境的训练,首先让它学会找到水源、食源,接着为其创造野生环境,在野生条件下学会找到水源、食源,从而学会野外生存能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