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自2013年12月开始的埃博拉疫情,至今已夺走了10000多人的生命.埃博拉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通过患者的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直接接触传播,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1)该病毒有四种亚型,即扎伊尔型、苏丹型、莱斯顿型和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这是变异的
结果.(选填“遗传”或“变异”)
(2)医护人员接触埃博拉病人时,需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眼罩.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这属
于切断传播途径.
(3)若对病人进行输液,药液从手臂进入人体,到达小肠,此过程中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1)的顺序是D.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4)医疗专家对病愈的埃博拉幸存者进行培训,让他们去照料埃博拉病人,从而减少病毒传播.从免疫角度看,埃博拉幸存者不易受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原因可用图2C来解释.(①表示首次接触病毒,②表示再次接触病毒)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图1中是心脏四个腔: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
(4)图2中①表示首次接触病毒,②表示再次接触病毒,在人体内的变化.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埃博拉病毒有四种亚型,即扎伊尔型、苏丹型、莱斯顿型和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属于变异现象.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医护人员接触埃博拉病人时,需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眼罩,可以避免“埃博拉病毒“患者携带的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空气等感染医护人员,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进行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因此药物随血液循环依次流经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③→④→①→②.
(4)埃博拉病患者康复后,体内有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能专一性地消灭再次侵入的该类埃博拉病毒.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首次接触病毒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再次接触此病毒,抗体就会抵抗该类埃博拉病毒,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变异;(2)切断传播途径;(3)D;(4)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A. | 物种多样性 | B. | 生物数量多样性 |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D. | 遗传多样性 |
A. | 右心室>左心室>心房 | B. | 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 ||
C. | 左心房>右心房>心室 | D. | 右心房>左心房>心室 |
法正确的是( )
A. | 枣树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因此,枣树属于单子叶植物 | |
B. | 枣树茎内的韧皮部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细胞 | |
C. | 圆铃大枣香甜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生殖器官 | |
D. | 圆铃大枣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肉后、脆甜味美可口的优良特点,可以通过杂交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
A. | 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分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等 | |
B. |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
C. |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 |
D. |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 |
A. | 子房壁 | B. | 子房 | C. | 胚珠 | D. | 受精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