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图中,A、B 分别表示人体某结构一些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若 A 表示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则发生该变化的器官是小肠,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只能在该器官消化的是脂肪.
(2)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
(3)血液流经肌肉时,氧含量变化如图B.
(4)若A表示尿素的浓度,则 A 的变化发生的部位是肾小管,原因是水被大量吸收.

分析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1)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若 A 表示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则发生该变化的器官是小肠.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会降低.可见图B符合题意.
(4)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素在肾小管中随着水被大量的吸收,含量逐渐的升高,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1)小肠;脂肪;
(2)血红蛋白;动脉;
(3)B;
(4)肾小管;水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路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