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北京时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又发生了多次余震。分析下图,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1411380279373.jpg)
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的通畅,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近”或者“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 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会凝结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之后该病人出现贫血,为使身体尽早恢复,他应多吃
和含铁丰富的食物。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液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B ] ,最终送达全身组织细胞,供 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1411380279373.jpg)
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的通畅,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近”或者“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 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会凝结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之后该病人出现贫血,为使身体尽早恢复,他应多吃
和含铁丰富的食物。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液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B ] ,最终送达全身组织细胞,供 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肺通气(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近 同型 红细胞 蛋白质
(3)右心房 呼吸
(2)近 同型 红细胞 蛋白质
(3)右心房 呼吸
试题分析:(1)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2)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其管壁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动脉血管受伤,血液呈喷射状流出,颜色鲜红,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输血是抢 救失血过多伤员的最好方法,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使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贫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 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3)给伤员点滴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葡萄糖→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因此注射葡萄糖后,葡萄糖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处,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点评: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解答本题。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