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2015年3月30日,我国贵州省剑河县发生5.5级地震,受灾人数达1.3万人.震后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展开了现场救援、急救活动.
(1)地震发生后,无论自救还是他救,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人体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基本结构是肺.
(2)被救出的伤员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当突见亮光后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的多少,使大量强光进入眼睛内,会导致视网膜受伤而使视力受损.(均填眼球中的结构)
(3)某伤员被救时下肢受伤,血液中血小板(填某种血细胞)可以起到止血凝血作用.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经检测,该伤员是AB型血,那么应输AB型血.若血型不符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严重者危及生命.
(4)若伤员不能自主进食,需要输入营养液,营养液中主要供能的物质是葡萄糖,此物质在组织细胞处被利用.
(5)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采取了多项措施:①将患病人员送指定医院治疗;②对老人、小孩进行疫苗接种;③对废墟、地面等进行大面积消毒;④给灾区运送食品和帐蓬等物品,保证人民群众的营养和睡眠,以增强抗病能力;⑤对生活用水进行严密检测、消毒;⑥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上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①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③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②④.

分析 (1)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因此为保证肺的通气的顺利进行,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必需保证呼吸系统的畅通.
(2)瞳孔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3)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4)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有机物和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
(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震灾中小王被救出时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
(3)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能释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因此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伤员的最好方法,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伤员是AB型血,应该输入AB型血.否则,会使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若伤员不能自主进食,无法从食物中获得糖类,向伤员输送营养液主要就是给其输送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出被分解利用释放出能量.
(5)控制传染源: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所以①⑥属于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所以属于③⑤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专家建议“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所以②④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肺;
(2)瞳孔;视网膜;
(3)血小板;同型血;AB;红细胞;
(4)葡萄糖;组织细胞;
(5)①⑥;③⑤;②④.

点评 关键是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也是今后考查的一个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