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圆明园遗址公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由于北京地区多年来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圆明园内湖水不断向地下渗漏,水量明显减少。针对此种情况,工作人员在春秋两季从京密引水果引水补给圆明园。但是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容易使水质恶化,甚至爆发由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水华”。为解决圆明园“水华”等水生态问题,北京市环保部门采取了“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路径如下图所示。
经过多年的水生态修复,圆明园水中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鱼类就有40多种。2019年夏天,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鳑鲏鱼重回圆明园。鳑鲏鱼喜欢在清澈的、水草茂盛的淡水湖泊底层成群游动,食物以藻类为主,还可以摄食水草、浮游动物等。葱郁林木环绕清澈水域,处处闪烁水的灵动和秀丽,这一池净水得来不易。
(1)分析“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路径图可知:
①投放食藻虫后,采集水样观察,水中藻类数量会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水中氮、磷含量减少,是因为________。
③引入的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能够促进物质循环。
④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相比传统的人工打捞水华、化学灭杀等方法,更加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其原因是________。
(2)请写出一条包含鳑鲏鱼的食物链________。
(3)为保护圆明园的水生态,当你去圆明园游览时,应当注意什么?________。
【答案】减少 沉水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 分解 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化学污染;生态系统结构完善能自我修复等 藻(水草)→鳑鲏鱼;藻(水草)→浮游动物→鳑鲏鱼 不捕捞水中生物;不投喂食物;不往水中乱扔垃圾等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和水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片表示“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路径图。
(1)“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路径:首先在湖水中投放食藻虫,捕食藻类→一段时间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为水下沉水植物生存创造条件,逐渐形成“水下森林”→随后,引入浮游动物、鱼虾等、螺贝类和有益微生物→最终形成完善的水生态结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达到水体自净效果。
①投放食藻虫后,采集水样观察,水中藻类数量会减少,这是因为人为投放的食藻虫会捕食藻类植物。
②沉水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一段时间后,随着沉水植物的增多,从而会大量吸收水中的氮、磷,导致水中氮、磷含量减少。
③细菌和真菌能够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因此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为引入的微生物是指细菌和真菌,所以引入的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促进物质循环。
④传统的人工打捞水华需要大量人员参加,而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不需要大量人员参加。化学灭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化学污染,而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能降低化学污染。同时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借助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相比传统的人工打捞水华、化学灭杀等方法,更加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其原因是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化学污染;生态系统结构完善能自我修复等。
(2)根据“鳑鲏鱼喜欢在清澈的、水草茂盛的淡水湖泊底层成群游动,食物以藻类为主,还可以摄食水草、浮游动物等”资料内容可知,包含鳑鲏鱼的食物链有藻(水草)→鳑鲏鱼;藻(水草)→浮游动物→鳑鲏鱼。
(3)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为保护圆明园的水生态,当去圆明园游览时,应当注意不捕捞水中生物;不投喂食物;不往水中乱扔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