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如图表示人体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B.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C.肺动脉中流动脉血D.肺静脉中流静脉血

分析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解答 解:A、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较少而不是含氧丰富,错误;
B、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正确;
C、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错误;
D、肺静脉中流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血液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中国疾控卫生应急中心倪大新指出:任何地方传染病引起的健康威胁都是全球性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致病率极高.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检测,志愿者已陈成功接受了实验性疫苗的早期测试.某科研所在测试埃博拉疫苗对灵长类动物的免疫效果实验中,用身体状况相当的20只猴子平均分成A、B两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处理情况 结果处理情况  结果
 A组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不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  不患病
 B组 不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不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 患病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传染病的病原体;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毒属于抗原.
(2)2016年3月19日,山东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假疫苗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假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在资料一的实验中给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注射的是假疫苗,则在经过第二次处理后,A组猴子和B组猴子一样会患病,原因是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没有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3)我国某边境口岸发现了输入性塞卡病毒感染案例,疾控防疫部门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4)志愿者接受埃博拉实验性疫苗注射,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清除病原体,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第8天,若再次注射抗原X,图中表示相应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B(选填“B”、“C”或“D”).
12.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果蝇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
(2)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为变异.
(3)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3对+XY.
(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取一对灰身的果蝇培养,子代果蝇中既有灰身也有黑身,则这一对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Aa.
(5)某同学捕捉到一只灰身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从(4)中的子代果蝇中随机取一只灰身雌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第二种:从(4)中的子代果蝇中随机取一只黑身雌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你认为第二种方案是可行的,请简述否定另一方案的理由上述实验的子代果蝇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不确定,可能是AA或Aa.    
(6)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