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示意图,六支(1-6)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十分钟,据此请分析回答:

(1)将六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的目的是
(2)将六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十分钟后,向每支试管内滴加两滴 , 摇匀,观察实验现象。滴加上述液体是为了检验馒头中的是否被分解。
(3)A组的实验变量是 , 实验现象是
(4)根据B组实验装置,可知探究的问题是
(5)C组的实验变量是 , 实验现象是
(6)上述实验表明,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三个条件有关,其中使馒头变甜的决定性条件——消化酶是 , 产生的甜味物质是 , 该消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

【答案】
(1)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2)碘液,淀粉
(3)牙齿的咀嚼,1号试管的馒头块部分变蓝,2号试管的馒头碎屑不变蓝
(4)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系吗?
(5)唾液,5号试管的馒头碎屑变蓝,6号试管的馒头碎屑不变蓝
(6)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化学性
【解析】解:(1)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37℃下酶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2)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向每支试管中滴加碘液,主要是为了检验淀粉的存在,是否被分解了。
(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2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3号试管与4号试管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系吗?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馒头变甜了。
(5)C组的实验变量是唾液,6号试管中含有唾液,淀粉在唾液的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5号试管内不含唾液,淀粉没有被分解,故滴加碘液不变蓝。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所以使馒头变甜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产生的甜味物质是麦芽糖;这一个消化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