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人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醮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是工业上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微生物,在酿造、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与乙再握手,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2)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4)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5)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 解:(1)根据“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作出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酵母菌属于真菌类,是单细胞的,它对人类有益,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其目的在于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4)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很小,不易观察.因此,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5)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故答案为:(1)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2)2号
(3)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4)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5)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点评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关于构成紫薇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是( )
A. | 细胞 组织 器官 紫薇花个体 | B. | 细胞 器官 组织 紫薇花个体 | ||
C. | 组织 细胞 器官 系统 紫薇花个体 | D. |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紫薇花个体 |
5.今年夏天,一则“温岭大溪镇发现疑似蝉花虫草”的微博在网上传播,蝉花虫草是从死亡的蝉蛹上长出的生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引起许多民众到山上采挖.蝉花虫草是什么生物?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说法,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 甲同学认为蝉花虫草是动物,因为它从动物上长出来的 | |
B. | 乙同学认为蝉花虫草不是动物,因为它不能运动,因为动物都能运动 | |
C. | 丙同学认为蝉花虫草不是植物,因为它不是绿色的,植物都是绿色的 | |
D. | 丁同学认为蝉花虫草不是植物,因为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1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调节光圈 c.移动装片 d.转动转换器.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调节光圈 c.移动装片 d.转动转换器.
A. | c→a→b→d | B. | d→c→b→a | C. | c→d→b→a | D. | c→a→d→b |
7.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株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 |
B. | 植株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只包括水和无机盐 | |
C. |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中,既要进行细胞分裂,也要进行细胞分化 | |
D. |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