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①→③→④→⑤→②.
(2)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复杂反射.
(3)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

解答 解:(1)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的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
(3)⑤是传出神经,如果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②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
故答案为:(1)①→③→④→⑤→②;
(2)大脑皮层;复杂反射;
(3)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点评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2017年春季以来,我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5月30日,仅东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
(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
(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甲、乙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杀伤力很大,对结核杆菌作用力小;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