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生活在这里的桦尺蠖成虫的体色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大量排烟,使树干由浅灰色变为黑色,桦尺蠖也由浅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深色是常见类型.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根据达尔文理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桦尺蠖的两种体色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遗传学上,将桦尺蠖体色的深色与浅色称为相对性状.
(4)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任意选取多对浅色桦尺蠖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色;
实验二:任意选取多对深色桦尺蠖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既有深色,又有浅色;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桦尺蠖体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是深色.
请将实验二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
分析 (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 解:(1)蛾、蝶、蝇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桦尺蠖的个体之间存在间深色与浅色的变异,当树干由浅色变为深色时,具有浅色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吃掉,具有深色变异的个体由于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并能繁殖后代,这样一代代的选择下去,桦尺蠖也由浅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深色是常见类型,可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桦尺蠖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就属于相对性状.
(4)由实验一可知,浅色桦尺蠖控制体色的基因是纯合的,因为任意选取多对浅色胡椒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色,没有出现深色的个体;由实验二可知,胡椒蛾的深色是显性性状,浅色是隐性性状,并且实验所用的深色桦尺蠖的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为假设浅色是显性性状,则后代中不可能出现深色个体,假设实验所用的深色桦尺蠖的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则后代中就不会出现浅色的个体.
故答案为:(1)幼虫;蛹;
(2)自然选择;
(3)相对性状;
(4)深.
点评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昆虫的发育、相对性状、自然选择学说等知识.
A. | 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 B. |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 ||
C. | 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 D. | 医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
A. | 水稻是由DNA分子构成的 | |
B. | 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蛋白质决定 | |
C. | 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 |
D. | 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
(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 | ④②①③ | B. | ④③②① | C. | ④②③① | D. | ④③①② |
环境 | 幼苗株数及颜色 | |
绿色 | 白色 | |
黑暗 | 0 | 1000 |
明亮 | 999 | 1 |
(1)由暗处移至光下后,由白色变成蓝色的这999株幼苗可能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仍为白色的这一株幼苗的基因组成是aa.
(2)此实验用了1000粒种子,而不是只用了少数几粒,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3)此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