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某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表分析: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OC | 5 OC | 25 OC |
(1)本实验中包含组对照实验。甲组与丙组的变量是 。
(2)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应该是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气中的引起的,其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该组实验之所以最先腐败,是为其提供了。
(3)请就家里的牛奶保鲜提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
(1)2,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只写“细菌”或“真菌”不得分)
(2)甲,微生物(细菌和真菌),适宜的温度
(3)密封、冷藏、容器清洁、煮沸等
【解析】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微生物;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是甲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气中微生物的引起的。密封、冷藏、容器清洁、煮沸条件下贮存牛奶可保存较长的时间。
所以答案是:(1)2;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只写“细菌”或“真菌”不得分);(2)甲;微生物(细菌和真菌);适宜的温度;(3)密封、冷藏、容器清洁、煮沸等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题目】下表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的淀粉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 和唾液 | 馒头碎屑 和清水 | 馒头块 和唾液 | 馒头碎屑 和唾液 |
水温和时间 | 90℃,10分钟 | 37℃,10分钟 | 37℃,10分钟 | 37℃,10分钟 |
(1)10分钟后,分别向四组实验的试管内滴入碘液,不变蓝的是第______组。
(2)该实验中共设置了______组对照实验,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两组为一组对照实验。根据已有知识,此时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2 mL 唾液,向B试管加1 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于37℃温水中保温l0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并改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三支试管放人37℃的温水中水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馒头切碎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该实验中加入碘液的作用是检验____________的有无。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与1号试管起___作用。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实验中只能有__________个变量,其他条件都应该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4)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