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
分析 (1)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 解:A、鼓膜能够将声波的刺激转化为振动.A正确;
B、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B错误;
C、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
D、外耳道能够将声波传到鼓膜.D错误.
故选:A
点评 明确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下列关于人体的概述,正确的是( ) | A. | 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 B. | 四种基本组织分别都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组成 |
| C. | 每个系统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的,系统间是相互统一的 |
| D. | 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婴儿的发育开始的,直到成年这一阶段 |
1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的物质 | 是否搅拌 | 温度环境 |
1 | 淀粉糊+2毫升唾液 | 搅拌 | 37℃;10分钟 |
2 | 淀粉糊+2毫升唾液 | 不搅拌 | 37℃;10分钟 |
3 | 淀粉糊+2毫升清水 | 搅拌 | 37℃;10分钟 |
4 | 淀粉糊+2毫升唾液 | 搅拌 | 0℃;10分钟 |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1、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2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全部变蓝.
(2)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物质.
(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淀粉糊+2ml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