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分)请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Ⅰ.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l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l0片载玻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研究通常采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__取样法。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保证酶的活性??? (3)对照, 牙齿的咀嚼作用
(4)绿树是否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5)提高数据的可信性,减少误差 ;随机取样(6)绿树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2号试管内没有唾液淀粉酶,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2号试管变蓝。
(2)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有活性,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3)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2号试管就是对照组,牙齿的咀嚼作用可以将食物切碎,因此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
(4)从实验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在对照绿树下的空气和马路边空气的质量。
(5)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设置重复组,获得多个样本,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6)从两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绿树下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微粒大大的低于路边空气的,故得出,绿树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