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如图是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分泌.图中②所指的酶存在于肠腺、胰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中.
(2)图中③所指的物质是麦芽糖;④所指的物质是葡萄糖.
(3)物质④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表示了糖类(淀粉)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解答 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分析图示,(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唾液淀粉酶,是由唾液腺分泌的.图中②所指的酶存在于肠腺、胰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中.
(2)图中③所指的物质是淀粉经过唾液消化后转化成的麦芽糖,④所指的物质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葡萄糖.
(3)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肠吸收的葡萄糖直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运输到人体各处.
故答案为:(1)唾液淀粉酶;唾液腺;肠腺;胰腺
(2)麦芽糖;葡萄糖
(3)小肠
点评 该题考查了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正确识图、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某同学在山洼处发现一株绿色植物,其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假根 | B. | 有真正的根,但缺乏输导组织 | ||
C. | 用孢子繁殖后代 | D. | 地上部分主要是茎和叶 |
5.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同学们登山远望,心旷神怡.与调节人体登山动作无关的系统是( )
A. | 神经系统 | B. | 内分泌系统 | C. | 生殖系统 | D. | 呼吸系统 |
9.一合作学习小组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分析:
(1)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将各试管中的材料充分搅拌.
(2)对照实验的对照组是2号试管.(填编号)
(3)中B: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4)中C和D都可能:变蓝,原因分别是3号试管温度过高,4号试管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都受到影响.
(5)若要进一步探究“舌的作用”,可设计5号试管,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设计5号试管,除不进行搅拌外,其他条件与2号完全相同.
试管食物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恒温时间(分钟) | 加碘液后现象 |
1号 |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 37 | 10 | A |
2号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 37 | 10 | B |
3号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 10 | 10 | C |
4号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 90 | 10 | D |
(2)对照实验的对照组是2号试管.(填编号)
(3)中B: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
(4)中C和D都可能:变蓝,原因分别是3号试管温度过高,4号试管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都受到影响.
(5)若要进一步探究“舌的作用”,可设计5号试管,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设计5号试管,除不进行搅拌外,其他条件与2号完全相同.
4.不同人种眼色不同的原因在于下列哪种结构总存在差异( )
A. | 虹膜 | B. | 角膜 | C. | 巩膜 | D. | 脉络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