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临沂模拟)从08年的毒奶粉事件(含有三聚氰胺),到2012年白酒中的塑化剂事件,都是事关国人健康的大事,目前国家已经从行政入手进一步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如图是三聚氰胺和塑化剂进入人体后被吸收、运输和部分排出体外的过程.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三聚氰胺和塑化剂进入消化道后,同其他营养物质一样,主要是在
小肠
小肠
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塑化剂进入血液循环后,

次经过心脏可到达人体的生殖系统,较长时间使用塑化剂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和不育.
(2)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是为了检测时蛋白质的标准达标,事实上此类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对婴幼儿危害极大,原因是蛋白质是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3)进入肾脏后的部分三聚氰胺和塑化剂,会同其他废物一起,经过图中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两个过程进入尿液,而被排除体外.
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图示的中央部分为血液循环,周围部分依次表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过程.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两条路线在心脏处汇合.
解答:解:(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后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三聚氰胺和塑化剂进入消化道后,同其他营养物质一样,主要是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塑化剂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生殖系统的途径是:小肠→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生殖系统.经过心脏两次.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内大部分废物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故答案为:(1)小肠;两
(2)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3)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正确识图,联系相关知识,是做好该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临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请分析回答:
材料一: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材料二: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简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
病原体
病原体
.它与细菌在结构上根本区别是
无细胞结构
无细胞结构

(2)隔离 H7N9流感患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专家建议“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这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3)感冒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主要是
细菌
细菌

(4)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强,这说明细菌发生了
变异
变异
,这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选择
选择
并逐代积累的结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