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蝗虫是农作物的头等害虫,干旱往往伴随着蝗灾,即所谓“旱极必蝗”.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蝗灾,蝗群迁飞时遮天蔽日,声震数里,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大量吃掉,转眼便成为不毛之地.下列蝗虫的形态结构不是与上述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是( )A. | 蝗虫用气管呼吸 | B. | 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一对翅 | ||
C. | 身体的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 | D. |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
分析 蝗虫为陆生动物,会飞,有适于陆生的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 解:蝗虫为陆生动物,陆地环境一般比较干燥,所以体表有外骨骼,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气管呼吸,适于陆地生活,有两对翅,会飞,活动范围比较大,具有咀嚼式口器,上颚坚硬,适于咀嚼,取食禾本科植物,为农业害虫.所以只有D身体的分部与材料中的内容不符.
故选:D
点评 掌握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特别是适于陆生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其中1、2、3分别是血液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关于这三种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你不认同的是( )
A. | 人体出现炎症时,1的数量会增多 | B. | 2的体积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 ||
C. | 只有2没有细胞核 | D. | 3的数量最多,能够运输氧气 |
4.小青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将若干活力、大小相同的大豆种子均分成三组,分别置于①空气、②水面可以接触空气的位置、③水中.过一段时间,只有种子②萌发,该实验可以说明( )
A. | 只有种子②的胚是活的 | |
B. | ①、②组种子之间的变量是温度 | |
C. | ②、③组种子之间的变量是空气 | |
D.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如下设置条件下培养,记录实验结果.
试分析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丙两套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4)乙组的种子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失去活力或种子处在休眠期.
(5)每组只用一粒种子可以吗?不可以 为什么?一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影响实验效果.
(6)在掰玉米果穗时,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来弥补.
组别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湿润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湿润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丙两套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4)乙组的种子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失去活力或种子处在休眠期.
(5)每组只用一粒种子可以吗?不可以 为什么?一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影响实验效果.
(6)在掰玉米果穗时,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来弥补.
1.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备的环境条件( )
A. | 适宜的温度 | B. | 一定的水分 | C. | 充足的空气 | D. | 光照 |
3.种子结构中的哪个部分可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
A. | 种皮 | B. | 胚 | C. | 胚乳 | D. | 胚轴 |
2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 | 生产者和分解者 |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
C.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D. | 空气和水 |
1.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1号试管,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2)滴加碘液后,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不变蓝,2号变蓝,所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填颜色).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2号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
(4)本实验用37℃水浴,是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5)该实验的结论是在适宜的温度和牙齿的咀嚼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37℃水浴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mL清水 | 37℃水浴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滴加碘液后,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不变蓝,2号变蓝,所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填颜色).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2号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
(4)本实验用37℃水浴,是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5)该实验的结论是在适宜的温度和牙齿的咀嚼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