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新华购物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3个小组的同学同时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这体现了对照实验的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原则.
(3)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越大

(4)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分析:学探究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解答: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2)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3个小组的同学同时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这体现了控制变量原则.这说明对照实验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控制变量的原则.
(3)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4)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1)实验变量;
(2)求平均值;控制变量;  
(3)越大;
(4)合理即可,如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点评:通过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变量
变量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高
越高

(4)根据图写出PM2.5“入肺”经过的途径
1→3→2→4→5→6
1→3→2→4→5→6
.(用箭号和序号表示)
(5)PM2.5“入肺”时,7是处于
收缩
收缩
 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表:
(1)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
车流量
车流量
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

(3)马路边的桃树林吸引了同学们,可是走人树林的他们很快发现有虫子正在啃食桃树叶,就在同学们要对虫子进行观察时,又见有鸟飞来琢食虫子.“这不就是食物链嘛!”同学们兴奋极了.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桃树→虫子→鸟
桃树→虫子→鸟

(4)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二手烟”是室内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请你设计一条标语配合宣传:
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

车流量时段
PM2.5(微克/m3
组别
车流量最少-清晨 车流量大-上班时段 车流量小-中午 车流量最大-下班时段
第一组 19 89 43 97
第二组 22 83 38 98
第三组 20 86 41 99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
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
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
功能
功能
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
抗原
抗原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变量
变量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越大
越大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2012?江宁区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在二战期间,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但现在,同样的病情,用几百万单位也没有效果.在某些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连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无法将其消灭.
材料三:2012年4月30日,日内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联合国大会发布了自2011年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以来的第一份关于艾滋病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迫切需要在短期内取得切实的成果,使艾滋病防治更具策略性和战略性、更高效、更以人权为基础.  呼吁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1)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进行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2)产生青霉素的青霉与青霉素杀死的细菌相比,两者在细胞结构上主要区别是细菌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

(3)引起艾滋病病原体与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结构相似?
C
C

A.细菌性痢疾    B.血吸虫病    C.甲型H1N1流感     D.肺结核
(4)为了更好的预防艾滋病,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特异性
免疫.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