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如图,肝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肝脏里,受精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内排出,在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孵化、发育后进入淡水鱼体内,幼虫最终与不煮熟的鱼一起被吃进人体,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回答下列问题:(1)肝吸虫病属于传染性(选填“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疾病.
(2)肝吸虫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
分析 判断是否是传染病应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应该是由病原体引起的,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感染后可产生免疫.
解答 解:(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肝吸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所以是传染病.
(2)动物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肝吸虫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的.
故答案为:(1)传染性;
(2)受精卵
点评 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直升机的发明是受哪种动物的启示( )
A. | 蝙蝠 | B. | 变色龙 | C. | 蜻蜓 |
16.弗莱明先生最早发现了抗生素--青霉素.下面是他的研究过程:
(1)观察及提出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混入了青霉,在它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建立假设:下列各项作为这一实验假设,最为可能的是C.
A.细菌能产生抑制青霉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B.青霉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C.青霉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D.青霉与细菌需要相同的营养物质
(3)设计实验方案:
(注:-+--表示细菌数量少,++++表示细菌数量多)
实验结果表明:青霉产生的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作出解释:青霉产生了青霉素,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了青霉培养液中这一物质,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1)观察及提出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混入了青霉,在它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建立假设:下列各项作为这一实验假设,最为可能的是C.
A.细菌能产生抑制青霉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B.青霉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C.青霉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D.青霉与细菌需要相同的营养物质
(3)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生长有细菌的培养基 |
滴入20ml的培养过青霉的培养液 | -+-- |
滴入20ml的无菌的培养液 | ++++ |
实验结果表明:青霉产生的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作出解释:青霉产生了青霉素,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了青霉培养液中这一物质,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3.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所用试剂 | 使用目的 |
A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 碘液 | 更易观察胚乳部分 |
B | 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 清水 | 溶解叶绿素 |
C |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生理盐水 | 保持细胞形态 |
D |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 澄清的石灰水 | 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3.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小明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的过程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其操作步骤是:取1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放在锥形瓶 (500毫升)中,向其中注入240克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该实验装置要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①小明想证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可以这样做: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小明将盛放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除去瓶内CO2,然后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通.请问小明“将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内的氧气.
(2)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又按如表完成了相关实验.
A、B两组实验中,小明要验证的假设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动态变化可能与温度有关.
②如图是三只试管中,不同时间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图.
请你预测一下试管A中6天后,酵母菌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1)为了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其操作步骤是:取1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放在锥形瓶 (500毫升)中,向其中注入240克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该实验装置要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①小明想证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可以这样做: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小明将盛放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除去瓶内CO2,然后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通.请问小明“将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内的氧气.
(2)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又按如表完成了相关实验.
试管编号 | 5%的葡萄糖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新鲜酵母(g) | 温度(℃) |
A | 20 | 10 | 1 | 28 |
B | 20 | 10 | 1 | 5 |
C | 0 | 10 | 1 | 28 |
②如图是三只试管中,不同时间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图.
请你预测一下试管A中6天后,酵母菌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2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 |
B. |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 |
C. | 宁波已启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 |
D.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
17.我校科学兴趣小组为了观察萝卜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50mL烧杯,分别加入30mL清水、30mL三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
步骤2:取四块新鲜萝卜块分别浸没于上述A、B、C、D四个烧杯中,都静置浸泡10分钟.
步骤3:取出萝卜块,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步骤4:记录实验数据于下列表格中.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中存在一明显不足,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措施步骤2中“取四块新鲜萝卜块”应改为“取四块质量相同的新鲜萝卜块.
(2)实验中萝卜的吸水和失水,我们可以根据萝卜条的“软硬”定性判断;也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定量描述,你认为步骤3中相应的实验操作是分别测量出四个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3)A烧杯实验后液体体积略偏小,(不考虑液体蒸发、读数误差)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萝卜块吸水;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萝卜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B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步骤1:取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50mL烧杯,分别加入30mL清水、30mL三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
步骤2:取四块新鲜萝卜块分别浸没于上述A、B、C、D四个烧杯中,都静置浸泡10分钟.
步骤3:取出萝卜块,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步骤4:记录实验数据于下列表格中.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清水 | 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 | |||
实验前液体体积(mL) | 30 | 30 | 30 | 30 |
实验后液体体积(mL) | 28.5 | 30.6 | 32.6 | 34.8 |
(1)实验操作中存在一明显不足,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措施步骤2中“取四块新鲜萝卜块”应改为“取四块质量相同的新鲜萝卜块.
(2)实验中萝卜的吸水和失水,我们可以根据萝卜条的“软硬”定性判断;也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定量描述,你认为步骤3中相应的实验操作是分别测量出四个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3)A烧杯实验后液体体积略偏小,(不考虑液体蒸发、读数误差)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萝卜块吸水;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萝卜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B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