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下列描述的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①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蜂群的生存;
②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
③工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
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⑤两只蜂王相遇,会互相咬杀到剩下一只。
(1)从上述信息(特别是①的描述)可看出蜜蜂是一种具有典型的_____行为的动物;
(2)从②的描述中可知,蜜蜂的这种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行为,叫做_____行为。
(3)从③的描述说明蜜蜂的活动具有节律行为,这种行为受_____(填“生物钟”或“环境”)控制;
(4)⑤的描述表现的是蜜蜂的_____行为。
(5)上述蜜蜂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都是_____行为。
【答案】社会 防御 生物钟 攻击 先天性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有配偶。
(1)从上述信息(特别是①的描述)可看出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可知蜜蜂是一种具有典型的社会行为的动物。
(2)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这种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3)工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节律行为--昼夜节律,这种行为受生物钟控制。
(4)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蜂王相遇,会互相咬杀到剩下一只,这表现的是蜜蜂的攻击行为。
(5)上述蜜蜂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
和___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