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为了探究昆虫都有趋光性,在确定研究课题前.(1)首先应该A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进行实验
你提出的问题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1种昆虫,如鼠妇、蚂蚁、家蝇等.设计检验这些昆虫是否有趋光性的实验.
(2)以下是某小组的实验方案:
a.捕抓5只的蚂蚁;b.把蚂蚁放入一个黑色的纸盒(纸盒的一侧有一小洞口);
c.把纸盒放入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d.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重复数次,然后分析并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
(3)上述课题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实验法和观察法.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解:(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昆虫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昆虫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设计实验:
a10只蚂蚁
b把这10只蚂蚁放在一个暗室内,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
d.观察蚂蚁的行为,然后得出结论.
还应重复上述实验3~5次.
从而得到: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
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
(3)上述课题用了实验法和观察法两种方法.
故答案为:(1)A;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2)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
(3)实验法和观察法.
点评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A. |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 ||
C. |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 D. |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
A. | 表皮角质层 | B. | 表皮生发层 | C. | 真皮 | D. | 皮下组织 |
A. | 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 | B. | 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 ||
C. | 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 D. | 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 |
组别 | 蛙受精卵数(个) | 水温度(℃) | 孵化出的蝌蚪数(个) |
第一组 | 30 | 20 | 8 |
每二组 | 30 | 25 | 24 |
第三组 | 30 | 30 | 28 |
第四组 | 30 | 35 | 18 |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3)该实验每组取30个而不是1个蛙受精卵的目的是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0℃或其他).
A. | 红细胞 | B. | 白细胞 | C. | 血小板 | D. | 血细胞 |
地区 | 灰白色蛾/只 | 暗黑色蛾/只 | ||
释放数 | 回收数(回收率) | 释放数 | 回收数(回收率)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25%) | 154 | 82(53%) |
非污染区 | 393 | 54(13.7%) | 406 | 19(4.7%) |
A. | 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 | |
B. | 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 | |
C. | 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 | |
D. | 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 |
A. | 克隆技术 | B. | 转基因技术 | C. | 发酵技术 | D. | 组织培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