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 | B | C | D | |
方案 | ||||
现象 | 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酚酞溶液不变红 | 点燃某气体后,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 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 |
结论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该气体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 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A.AB.BC.CD.D
【题目】小明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小明将小纸袋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他把块状固体拿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探究的方案:
实验操作 | 预测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原因解释 |
①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至高温,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___ | 有碳酸钙 |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
②另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___ | 块状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
(2)对这个实验方案①,有同学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块状固体中会有碳酸钙呢?请你用方程式做出解释___。
(3)对实验方案②,小明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实验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题目】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1)甲、乙、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序号)。
(2)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__(填选项字母)。
A 原子种类B 原子数目 C 分子数目 D 元素种类
(3)丁物质过量排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
(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个数比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