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玲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中,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根据题意答题
(1)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
I.向试管①中倒入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不复燃 |
Ⅱ.给试管①稍微加热,如图甲 | 不复燃 |
Ⅲ.向试管②中加入5mL30%的 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2)小玲在步骤Ⅱ的装置中,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利用图甲装置做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难复燃的原因是_____;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
(3)小玲由此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氧气吗?
小玲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
实验编号 | 空气体积分数% | 排水积分数%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
1 | 85 | 15 | 火星稍变亮,不复燃 |
2 | 80 | 20 |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 |
3 | 75 | 25 | 复燃 |
4 | 70 | 30 | 复燃 |
5 | 50 | 50 | 复燃 |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玲通过步骤Ⅲ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但小玮同学提出质疑:过氧化氢溶液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也可能是二氧化锰加快水的分解产生氧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玮的猜想_____(请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题目】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物质 | 氢气 | 氮气 | 氧气 | 氨气 |
沸点 | ﹣252℃ | ﹣195.8℃ | ﹣183℃ | ﹣33.35℃ |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氮气、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95.8℃~﹣183℃时,可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根据上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液态)与氮气、氢气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