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化学史非常感兴趣,在看到法拉第所写的《蜡烛的故事》后,参照法拉第在书中提出的问题,对蜡烛进行了深人的系列研究。

(问题一)为什么蜡烛燃烧可以看到火焰而有些物质燃烧看不到火焰?对照木炭、铁丝、氢气、甲烷等物质燃烧的现象并查阅辞典中的字义后,大家一致认为蜡烛燃烧能看到的火焰的原因是_____

(问题二)为什么蜡烛燃烧的火焰总是竖直向上的拉长水滴状(如图1)?小吴同学经过思考给出的合理解释是_____

(问题三)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哪层温度最高?

按照法拉第书中的提示,小周同学拿一张滤纸水平切人火焰中部,12秒后移出来,大家将看到滤纸上呈现的烧灼炭化痕迹最接近图2中的_____(填序号)。法拉第这样的操作手法既解决了问题也体现了科学家的智慧。

(问题四)蜡烛火焰中心处导出的气体可以燃烧,它的成分是什么?

小吴猜想: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

小周猜想:可能是蜡烛受热产生的石蜡蒸气

你的猜想:_____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冷的湿毛巾包裏住一根较长的导管,导管的一端插人蜡烛火焰的中心以导出气体,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1)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小吴的猜想是正确的

2)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小周的猜想是正确的。

3)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题目】小玲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中,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根据题意答题

1)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I.向试管中倒入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不复燃

Ⅱ.给试管稍微加热,如图甲

不复燃

Ⅲ.向试管中加入5mL30%

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小玲在步骤Ⅱ的装置中,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利用图甲装置做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难复燃的原因是_____;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

3)小玲由此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氧气吗?

小玲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

实验编号

空气体积分数%

排水积分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1

85

15

火星稍变亮,不复燃

2

80

20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

3

75

25

复燃

4

70

30

复燃

5

50

50

复燃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玲通过步骤Ⅲ得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但小玮同学提出质疑:过氧化氢溶液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也可能是二氧化锰加快水的分解产生氧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玮的猜想_____(请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0  206924  206932  206938  206942  206948  206950  206954  206960  206962  206968  206974  206978  206980  206984  206990  206992  206998  207002  207004  207008  207010  207014  207016  207018  207019  207020  207022  207023  207024  207026  207028  207032  207034  207038  207040  207044  207050  207052  207058  207062  207064  207068  207074  207080  207082  207088  207092  207094  207100  207104  207110  207118  2114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