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__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如图1所示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延展性的是__(填字母序号).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 铜 | 锌 | 锡 | 铅 | 铋 | 镉 |
熔点/℃ | 1083 | 419.6 | 231.9 | 327.5 | 271.3 | 320.9 |
①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__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__.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__.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
Ⅱ.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实验Ⅰ、Ⅱ可知原固体中必含_____。
Ⅲ.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_____ |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 | _____ | 原固体中含NaOH |
(反思交流)
(1)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
(2)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_____。
(3)Ⅰ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