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发光放热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伴有蓝色火焰和火星四射
D.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题目】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的试剂 | 测得数据 | |
方法1 | 足量BaCl2溶液 | BaCO3沉淀1.97g |
方法2 | 足量稀硫酸 | CO2气体0.44g |
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题目】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1)【解释与结论】
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
(6)【反思与评价】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
【题目】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题目】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 |||
现象 |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 固体几乎不溶解 |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