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科学研究团队发现水泥材料可永久封存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碳氧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产生和消耗来实现
B.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BD
【解析】
A、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然后经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碳氧循环,故自然界中碳氧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产生和消耗来实现,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含水,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是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钙生成过多会形成一层沉淀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
故选:BD
【题目】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设计 | |
A | 除去NaOH溶液中的杂质Ba(OH)2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B |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
D | 分离CO2H2混合物 |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H2,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
A.AB.BC.CD.D
【题目】张聪以“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为课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有关空白。
资料: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步骤和方法)(1)点燃两支 _____ 的蜡烛(实验自变量)。
(2)用两只 _____ 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控制变量),用秒表计时.重复实验四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蜡烛燃烧的时间 | |
高蜡烛 | 矮蜡烛 | |
第一次 | 23″18 | 26″06 |
第二次 | 23″19 | 24″94 |
第三次 | 20″02 | 21″45 |
第四次 | 15″16 | 19″10 |
(3)(结论)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对结论的解释)原因可能是_____。
(4)(反思)得出的结论和原来的猜想恰好相反,原来猜想的依据是_____。
【题目】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___________;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与拓展)
(1)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