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①甲组同学选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见图I)进行实验,为了确保实验准确性,应该在装药品前先____________。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同学对图I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II),选用容积为4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i 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II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ii 点燃酒精灯。
iii 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iv 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③图II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iii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_____(“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8mL刻度处。
④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II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水倒流入集气瓶中,上升至约1/5处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8 右 左 操作简便(合理均可)
【解析】
(1)有气体参与或气体生成的反应,实验前都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故填写:检查装置气密性;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故填写: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磷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写:;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入集气瓶中,上升至约1处,故填写:水倒流入集气瓶中,上升至约1/5处;
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故填写: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试管容积为40mL,消耗1/5的氧气,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20mL-40mL×1/5=12mL刻度处才停止,故填写:12;
步骤iii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试管内压强增大,部分气体通过橡胶管进入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故填写:右;
红磷燃烧消耗试管内空气中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气体通过橡胶管进入试管,活塞向左移动,故填写:左;
(3)图II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污染空气,准确度提高,故填写:操作简便(合理均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假设硝酸钾与氯化钠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 13.3 | 31.6 | 64.0 | 110.0 | 169.0 | 246.0 |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由表可知影响硝酸钾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A B
C
D
③在的
水中溶解
和
,进行以下实验,已知溶液a中的硝酸钾恰好饱和:
Ⅰ.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Ⅱ.____克:固体C的成分和该成分的质量是_______。
Ⅲ.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开始析出晶体
B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
C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
D原溶液直接降温结晶。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