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时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
B.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C.用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
【答案】A
【解析】
A、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A选项图像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氯酸钾分解,氧气逸散出反应体系,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充分反应后不变,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B选项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慢,二者充分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相同,C选项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锌比铁活泼,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因此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D选项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请完成下列空白。
物质 | 甲 | 乙 | 丙 | |
微观示意图 |
(1)甲、乙、丙3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_____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物质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5)写出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题目】小刚在商场发现点燃后怎么也“吹不灭”的蜡烛,他买回来和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请教老师)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是镁、铁、铜三种金属中的一种。
(进行实验)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不考虑打火石中的稀土元素对金属性质的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___。 |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____。 | 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_____;当吹灭蜡烛时,烛芯中的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