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B.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C.棉花、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答案】C

【解析】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中毒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和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六种物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是在食盐中加入含碘元素的化合物,为人体所吸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水的组成揭秘:
(1)【资料卡片】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即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写现象)。
(2)【定性实验】
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①检验管a中产生的气体时,观察到
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本实验中,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硫酸钠不发生反应。
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测定其pH=7。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此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4)【交流反思】
若取24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4g水,则电解后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本实验中,若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定量实验】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玻璃管(含其中物质)的质量和U形管(含其中物质)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①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②下列情况中,有可能造成测定值大于理论值的是(填序号)。
①氧化铜未被完全还原;
②未连接装置B;
③装置C中U形管后未连接干燥管。

【题目】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Ⅰ的名称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小明、小军、小华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小明:纯净的NaOH 小军: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小华:
(5)【探究与验证】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明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小军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有气泡产生

猜想成立

小华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不成立


(6)【反思与评价】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7)【拓展探究】小军同学定量分析所制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1.1g……
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
②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③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