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G,G与A相比较,其优点是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___端进入(填a或b) ,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如果要证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废液中盐酸有剩余,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 石灰石 b 锌粒 c 铜粉 d 氯化钠溶液
【答案】BE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处,如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ab
【解析】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发生装置选B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故组合装置为:BE。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G装置中将碳酸钙固体放在隔板上面,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F装置的多功能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由长管a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处,如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石灰石和锌粒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而铜和氯化钠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a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 _____ |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 甲同学猜想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_____ |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