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2)50 ℃时,50 g乙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乙>甲>丙 28.6% 甲 丙
【解析】
(1)从20 ℃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大,所以20 ℃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2)5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40 g,所以50 ℃时,50 g乙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50℃时丙的溶解度,所以0℃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题目】图10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a b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__ 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当用A和C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作出的一点改动是 。
(4)为检验CO2气体,可把气体通入F装置中,则F中的试剂是____ ______, F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物质 | 制取气体的药品 | 反应条件 | 气体的物理性质 |
氯气 | 二氧化锰固体、 浓盐酸 | 需要加热 | 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
制取氯气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采用B装置,收集氯气_____ ______采用E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