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C>B

B. t1℃时,65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 g A

C. 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答案】B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gA,故B正确;

C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错误;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参加化学反应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种元素组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