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I)图(1)是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C>B>A

(2)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C
C

(II)用图(2)中的装置可进行气体和固体的反应.
(1)请在下表中写出两组不同的反应物(两组气体必须各不相同).
  组别    固 体    气 体
    1
CuO(合理均可)
CuO(合理均可)
CO
CO
    2
CuO(合理均可)
CuO(合理均可)
H2
H2
(III)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分别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甲中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乙中
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分析:(I)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
(II)该装置用于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可能是碳与氧气的反应等;
(III)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会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解答:解:(I)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故答案为:C>B>A;
(2)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B均有晶体析出,C没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C;
(II)该装置用于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则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可能是碳与氧气的反应等;
故答案为:
  组别    固 体    气 体
    1 CuO(合理均可) CO
    2 CuO(合理均可) H2
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均可;
(III)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会引起集气瓶底炸裂,所以要放一些水;
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防止燃烧后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全面,既考查了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又考查了氧气的性质等知识,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年山东烟台,29题)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①        ②        ③

图1                                 图2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